随着境外疫情发展蔓延,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出口量明显增加。为助力全球“战疫”,海关在各业务现场开辟通关“绿色通道”,保障防疫物资有序通关。
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加深,中欧班列也随之走向“定制化”,更多货品从“拼车”转为“专车”。疫情影响下,一些制造类、电子类等适合公路运输和空运的货物逐步转移到铁路领域,回程班列稳定增长。
2020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其中,进口3.24万亿元,出口3.33万亿元,贸易顺差983.3亿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虽然下降了6.4%,但外贸进出口有所回升。
海关加强监管制度建设,经过不断探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进出口食品“高增长下保安全”。不断清查不符合备案要求、质量安全记录不良者一律按规定取消备案资格,通过加强整顿,有效促进了企业落实进出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深圳检验检疫局制定了加大打击针对检验检疫的违法行为力度,加大协同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力度等行动措施,联合深圳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伪造检验检疫证书等违法行为,切实把好出口产品的质量关。
为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按照《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海关总署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对“6307900010”等海关商品编号下的医疗物资实施出口商品检验。恒邦报关代理口罩出口报关,规范申报、如实申报,不伪报瞒报、不存在侥幸心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相关认证机构积极服务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生产企业,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市场经济“信用证”、国际贸易“通行证”作用,在帮助防疫用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地区爆发,口罩等防疫物资成为出口热门。我国企业生产的种类口罩、防护服、医用空压机、呼吸机等医疗物资已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并积极出口支援全球抗疫。
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应对和化解各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各项限制性措施对货物航运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
疫情期间企业大力复工复产,海关简化生产物资查验手续,以高效畅通、顺势监管、物流嵌入为原则,利用最新的AR图像识别技术,积探索实施“先期机检”+“集中审像”作业模式,让没有风险的货物可以迅速办理海关放行手续。